回到网站

中新经贸合作再升级:新西兰总理访华释放积极信号

2025年7月18日

2025年7月18日,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·拉克森在2025年中国商业峰会上发表演讲,明确表示“中国是新西兰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”。这一表态正值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化之际,凸显了新西兰对深化对华合作的战略定力。

经济数据印证合作韧性

拉克森援引最新数据指出,截至2025年3月,中新双边贸易额突破390亿新西兰元,占新西兰出口总额的20%以上。中国连续14年保持新西兰最大贸易伙伴地位,而新西兰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仅为0.25%,但拉克森提出“未来希望提升至0.33%”——这一看似微小的增幅,实则代表对新西兰出口增长32%的潜力。例如,新西兰乳制品出口中,每3元收入就有1元来自中国市场,恒天然等企业正通过缩短检疫流程、优化供应链等方式加速布局。

务实合作突破壁垒

拉克森访华期间,两国宣布启动乳制品检疫互认谈判,预计通关时间将缩短40%以上,直接降低新西兰乳制品企业成本。此外,双方在可再生能源、农业科技等领域签署合作备忘录,新西兰企业将参与中国“双碳”目标下的绿色转型项目。贸易部长托德·麦克莱在峰会上进一步表示,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.3%,为新西兰企业提供了“广阔的市场空间”,尤其是跨境电商、高端食品等新兴领域。

地缘博弈中的独立选择

作为美国传统盟友,新西兰近年在中美之间展现出战略自主性。2022年,新西兰拒绝加入美国主导的“印太经济框架”供应链协议,转而与中国签署升级版自贸协定附件。拉克森强调,新西兰的外交政策“必须服务于本国人民福祉”,这一立场与澳大利亚、欧盟等经济体对华合作升温的趋势形成呼应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18%,超过对美投资增幅,印证了全球经济格局中“务实合作优于意识形态对抗”的现实逻辑。

未来展望:从贸易到创新

拉克森提出,新西兰计划通过“中国城市拓展计划”,将出口市场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向成都、武汉等内陆中心延伸。同时,两国将加强在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的联合研发,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已与中国多所高校建立科研合作网络。分析人士指出,中新关系的深化不仅为新西兰经济注入确定性,也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“小国如何在大国博弈中实现利益最大化”的示范案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