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在全球主要留学国家收紧政策的背景下,新西兰政府于2025年7月18日发布《国际教育增长计划》,提出到2027年吸引10.5万国际新生、2034年将教育产值翻番至72亿纽币的雄心勃勃目标。这一战略被视为新西兰经济多元化的关键一步。

中国学生成核心增长极
根
据新西兰教育促进局数据,2024年共有83,425名国际学生赴新留学,其中中国学生占比34%,达27,980人,稳居第一大生源国。中国学生中,57%就读于国立大学,本科和硕士阶段占比分别达49%和32%,显示出高学历留学的趋势。新西兰教育部长埃里卡·斯坦福德表示:“中国学生不仅带来学费收入,更通过科研合作、文化交流为新西兰注入创新活力。”例如,奥克兰大学与中国多所“双一流”高校联合建立的实验室,已在清洁能源、农业科技等领域产出多项专利。
政策红利释放留学生的“获得感”
为吸引更多国际学生,新西兰推出三大政策:
打工权限放宽:自2025年11月3日起,学生签证持有者每周打工时长从20小时增至25小时,交换生项目学生也纳入合法打工范围;
毕业工签缓冲期:为不符合现有毕业工签要求的学生提供6个月短期工签,便于寻找认证雇主担保的工作;
签证流程简化:试点多年期学签项目,覆盖本硕连读课程,减少续签次数。
这些政策直击留学生“经济压力”“就业焦虑”等痛点。例如,一名奥克兰大学的中国硕士生表示:“每周多5小时打工收入,基本能覆盖交通和通讯费用,减轻了家庭负担。”
安全与性价比成核心竞争力
在全球留学目的地选择中,新西兰以“安全、宜居、包容”著称。2024年《全球和平指数报告》显示,新西兰位列全球第四,英语国家中排名第一。此外,新西兰高等教育性价比突出:本科年均学费约人民币8.6万至19.3万元,硕士为10.75万至19.78万元,博士阶段与本地学生持平,仅为2.8万至3.4万元。相比之下,英美高校学费普遍高出30%至50%。

挑战与应对:平衡增长与质量
尽管前景乐观,新西兰也面临挑战。一方面,国际学生激增可能冲击本地教育资源,例如,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已出现部分课程师生比上升的情况;另一方面,留学生打工权益保护需加强,今年3月,中国驻新使领馆曾提醒留学生避免“超时打工”“无证载客”等违规行为。对此,新西兰政府计划未来三年投入1.2亿纽币扩建校舍、增聘教师,并建立留学生权益保护热线,确保增长与质量并行。
全球视野下的“小国大战略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