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西兰中文周盛大开幕,中新青年共话文化交融

· 日常生活,移民政策

2025年9月1日,新西兰中文周在首都惠灵顿国会大厦隆重开幕。新西兰总理拉克森、教育部长希普金斯、民族社区部长普里斯特等多位政要通过视频致贺,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率使馆代表团出席并致辞。活动吸引180余名中外嘉宾参与,包括多国驻新使节、本地中文教育机构负责人及青年学生代表。

开幕式上,王小龙大使与新西兰议员陆楠(Nancy Lu)、中文周基金会主席考格兰(Jo Coughlan)共同颁发三大奖项:

“中文超新星”奖:授予奥克兰大学学生艾米丽·张(Emily Zhang),表彰其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广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创新实践;

“青年大使”奖:颁发给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李明轩,肯定其在促进中新青年交流中的突出贡献;

“杰出中文教师奖:由基督城男子高中中文教师陈慧琳获得,其开发的“沉浸式中文教学法”在新西兰中小学广泛推广。

政要致辞:中文架起友谊之桥

新西兰总理拉克森在视频致辞中表示:“中文周已成为新西兰多元文化的重要符号,今年全国有超过15万名学生参与相关活动。语言是理解彼此的钥匙,希望更多新西兰人通过学习中文,发现中国文化的魅力。”

中国驻新西兰大使王小龙指出:“中文周连续11年成功举办,见证了中新人文交流的蓬勃生机。青年是两国关系的未来,期待更多新西兰朋友通过中文这一桥梁,走进中国、理解中国,共同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世界。”

文化互动:沉浸式体验中国风情

开幕式现场设置多个文化体验区:

书法工坊:新西兰书法家协会主席现场指导嘉宾书写“和合共生”四字;

茶艺表演:来自福建的茶艺师展示乌龙茶冲泡技艺,并讲解“茶和天下”的哲学内涵;

科技展示:华为新西兰分公司带来AI中文学习助手,吸引众多青少年体验。

社会反响:中文热持续升温

据新西兰教育部数据,2025年新西兰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达12.3万,较五年前增长40%。中文周基金会主席考格兰表示:“中文不仅是语言工具,更是连接中新商业、科技、艺术合作的纽带。我们正与阿里巴巴、腾讯等中企合作,开发更多数字化中文教育资源。”

分析: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

在中新关系面临外部挑战的背景下,中文周的持续举办凸显了民间友好合作的韧性。通过教育、文化、科技等领域的深度互动,两国青年正打破刻板印象,构建基于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。分析人士认为,此类活动有助于平衡安全议题对双边关系的冲击,为中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持久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