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到网站

新西兰教育动态:改革、合作与国际化并进

2025年7月31日

在全球教育格局不断演变的背景下,新西兰教育系统正经历一系列深刻变革,从课程调整、政策优化到国际合作深化,展现了这个南半球岛国在教育创新与国际影响力提升上的坚定决心。

课程改革:挑战与机遇并存

2025年,新西兰基础教育迎来了一场“硬核”改革。小学数学和英语课程难度显著提升,引发教育界广泛讨论。新数学课程要求2-3年级学生理解等价分数,这一内容在旧课程中仅出现在更高年级。数据显示,小学最后一年学生数学达标率从旧课程的42%骤降至新课程的20%,凸显了改革的挑战性。尽管一线教师担忧部分学生可能因难度提升而受挫,但教育界也认识到,旧课程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,提升标准是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
英语课程方面,新草案强调减少视觉元素依赖,强化语法和拼写准确性,并引入“结构化识字”教学法。这一转变旨在提升学生的基础语言能力,但也引发了关于教学自主权和资源适配性的讨论。教育部长埃里卡·斯坦福表示,课程改革是“一代人以来最大规模的学习支持投资”的一部分,旨在确保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。

政策优化:支持学生全面发展

为应对课程改革的挑战,新西兰政府宣布了一项总额达25亿纽币的教育预算,重点投向学习支持、课程强化和学校设施升级。预算计划从2028年起每年增加超200万小时的教师助手工时,并为所有1至8年级学校配备学习支持协调员,以更好地识别和支持有特殊需求的学生。此外,政府还投入巨资扩展早期干预服务,将支持范围从学前教育延伸至小学一年级,新增560名全职专家,为约4000名儿童提供个性化支持。

在课程支持方面,政府拨款2.98亿纽币用于加强课程和评估,其中1.322亿纽币专项用于加速识字和数学学习。同时,政府还计划建设约25个新的学习支持卫星教室,为特殊学校增加约225个学生名额,使学校对有额外需求的学习者更加友好。

国际教育:签证放宽与市场拓展

新西兰政府近期宣布了一系列针对国际学生的签证政策调整,旨在吸引更多留学生并提升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力。从2025年11月起,持有符合条件学生签证的国际留学生每周工作时长将从20小时增加至25小时,覆盖所有新获批的签证。此外,交换生和短期课程学生也被纳入工作权利范围,可在学习期间每周工作最多25小时。政府还计划推出最长6个月的短期工作签证,为未能获得毕业后工签的国际毕业生提供缓冲期,以便他们寻找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。

这些政策调整不仅为留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就业机会,也反映了新西兰政府对国际教育的高度重视。根据《国际教育增长计划》,新西兰旨在到2034年将国际学生人数从目前的8.37万增至11.9万,年度经济贡献提升至72亿纽币。中国作为新西兰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地,将继续在这一增长中扮演关键角色。

国际合作:深化中新教育交流

新西兰与中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,为两国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交流平台。2025年6月,新西兰总理克里斯托弗·拉克森访华期间,中新两国签署了一系列教育合作备忘录,涵盖高等教育、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多个领域。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与浙江传媒学院、郑州大学、烟台大学,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,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多国际化的学习选择。

此外,中新两国还共同主办了第二届“新西兰-中国教育发展论坛”,作为第26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论坛上,两国教育界人士就基础教育、职业教育、高等教育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,共同探讨教育合作的未来方向。拉克森总理在论坛上表示,新西兰愿与中国开展稳定且富有成效的合作,而教育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支柱。

未来展望:创新与包容并举

面对全球教育变革的挑战,新西兰教育系统正通过课程改革、政策优化和国际合作等举措,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。从基础教育的“硬核”改革到国际教育的签证放宽,从学习支持的全面加强到中新教育合作的深化,新西兰正以开放、包容和创新的姿态,迎接教育领域的每一个机遇与挑战。

未来,新西兰教育将继续坚持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理念,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,为全球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人才。同时,新西兰也将继续深化国际教育合作,与世界各国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。